言情小说尽在小火小说网!小火小说网手机版

小说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手游大明,从攻略朱元璋开始 >第18章 胡惟庸与汪广洋【求追读】(2 / 2)
  • 手机阅读本书

第18章 胡惟庸与汪广洋【求追读】(2 / 2)

不得已,在洪武十年,朱元璋便迁胡惟庸为左丞相。

随后将汪广洋调回来担任右丞相。

在汪广洋就任前,朱元璋对其耳提面命,不要求其在相位上有多大建树,只要求其能制衡胡惟庸。

哪曾想,汪广洋外放广东这几年,不仅没有得到锻炼,反应因遭受打击,意志消沉,终日沉湎于酒色。

被调回中书省后,汪广洋只跟胡惟庸稍稍对立,发现中书省几乎尽为其掌握,便不敢与之作对了。

其人过去一年多,对胡惟庸所做谋私、违法之事知而不言,更不敢再中书省与胡惟庸争权,随波逐流,赫然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样子。

朱元璋甚至怀疑,此人是不是已私底下投靠了胡惟庸!

朱元璋再看向胡惟庸,眼底闪过一抹不易觉察的冷色。

《道德经》有言:天欲其亡,必令其狂。

这几年他故意不设中书省参知政事等职位,便为了让胡惟庸骄傲自满,乃至自寻死路。

不出意外,除掉胡惟庸的时机应当就在这一两年间了。

对此事朱元璋并不着急,他有的是耐心。

不过,前有李善长,后有胡惟庸。这中书省丞相要么专权徇私、威胁皇权,要么便是汪广洋这般无能之辈,要之何用?

想到这里,朱元璋对某件思量已久的大事彻底下定决心,便收敛念头,不再多想。

他环视众臣,朗声道:“今日召诸卿于此,是要商议我大明对工、商之国策。”

“朕近来阅览宋史等书,觉得我大明工、商之策略有不妥,当改之。”

听了朱元璋这番话,群臣并不惊讶。

自朱元璋建立大明,十余年来,各种国策乃至部门机构,一直都在变动。

至于此次议事涉及工、商,群臣同样不意外,毕竟与会的除了太子、韩国公、左右丞相,便是工部、户部大臣。

朱元璋顿了顿,继续道:“所谓‘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’——欲兴农,除招抚百姓外,还需要给予其优良农具,以利耕种。”

“欲强军,除训练将士外,则需装备精良兵甲,以增战力。”

“此外,兴修水利、桥梁道路、修建城池等,同样对工具依赖不小。”

“朕观史书,凡强国,其工匠必然技艺高超且众。故朕欲稍稍提高我大明工匠地位,以激励、培养工匠,令百工技艺蓬勃发展。”

“为此,朕与太子、韩国公商议后,暂且想出三条政策,众卿且听且思,查缺补漏。”

“其一,在‘大匠’之上增设‘匠师’之称。”

“其二,凡上匠,皆录为我大明经制吏员;大匠最低为从九品官员;匠师最低为从八品官员。”

“其三,于京师设立鲁班学院,召集天下名匠为讲师,再令各地推荐灵秀的年轻匠人为学徒,研习百工技艺!”

这次,听朱元璋说完,除了对此事早有了解的朱标、李善长,其他大臣都露出了震惊之色。

朱元璋这三条政策若是实施,可不只是稍稍提高工匠地位,而是令工匠地位直追读书人!

另外,无论是让工匠直接成为官吏,还是在国都建立专用于培养工匠的鲁班学院,都是历朝历代未有之事!

大臣们虽然震惊、诧异,一时却无人敢出言质疑。

胡惟庸、汪广洋且不提,户部、工部尚书都是朱元璋简拔上来的。

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,大权独揽,是真正的一言九鼎,事先又言明让大臣们“查缺补漏”,摆明了决意改革工商之事,谁敢反对?

最终,还是学官出身的工部尚书赵翥硬着头皮说了句话。

“陛下,增设‘匠师’之称并无什么,但若是设鲁班学院,又直授工匠官身,恐怕会令天下读书人非议。”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查看目录